在拍照
终于拥有第一台相机了!记得在第一篇博客就有写到会有一个标签分类叫“没有相机”,是想用来分享一些自己用手机拍得满意的照片。从高中毕业开始家里人就给我画饼说XXX之后就给我买相机,但是每次都以价格这个理由推迟。拿到第一份欧元工资之后立刻把买相机安排上日程,刚好有很密集的三门口语考试,考完最后一门之后就直奔专卖店刷卡购买。超开心,完全靠自己实现了一直以来的一个愿望,全款买下一台配15-15mm镜头的Fuji X-T30二代套机!刚买完就迫不及待地去湖边拍照练手,每天上下班也会背上。一开始快门光圈ISO什么都花了一些时间熟悉,但看到成片越来越满意还是非常开心。
文字,影像,声音/音乐以及绘图是我能想到用来记录经历和感受的主要方式。知道自己的文字功力有限,而且现在依然无法做到完全袒露自己地书写。即兴录音也试过,但是非常混乱。绘图花费的时间又很多,制作音乐又一窍不通。这样一来就只有按下快门这个看起来最简单的选项了。同一张照片不同的人看,可能关注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从“我看到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你看到的东西”,这种只管创作不管解释的形式我可太喜欢了。而且记忆会随着时间模糊,但是存储在云端的照片不会。最深的记忆总是会变成最常翻看的照片,想念的时光或人也仿佛就触手可及。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没有相机也想尽可能拍出我喜欢的好看照片的原因吧。
相机使用快一个多月了,现在的目标是多拍人!以前总是会排斥拍人,比如去景点会把相机举得高高的来避开人群。而且每次专门拍人都可能被对面欲言又止地嫌弃。这应该是一种因为感到在实施“侵犯”所以不敢直视拍摄对象的羞耻感吧。不过这次旅行总是偷拍出意外很喜欢的照片。想早早克服这种羞耻感!
在旅行
城市
这次去了纽伦堡,慕尼黑,布拉格和萨尔茨堡四个城市。第一次去南边的城市,整体最大的感受是日照好充足,在3月只有30个小时日照时间的汉堡留下羡慕的泪水。另一个感受好多山好多坡!怪不得和同事说起我的行程,同事第一个问的就是是不是去hiking。逛多了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审美疲劳,甚至觉得欧洲只是一个大奥莱… 会想去看看现代大都市调节一下。于是去了阿姆斯特丹,一下子好多现代的建筑,超多游客,不愧是city of weeds freedom.
红灯区和性工作
在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第一次看到游客多到要单向限行,红灯区很迷幻,感觉自己置身在一个开放世界的游戏,玻璃橱窗里摆弄姿势的女人们是互动需要花费金币的npc。到点还能听到旁边教堂的铃声。我以为自己会很兴奋或者猎奇,但是所有的感受都被不适感盖过。本来有写很多我自己对性交易的看法,但是有的观点我觉得很矛盾,说不清,还是多去调研一下再找时间专门写一下吧。博物馆
这次密集地逛了不少博物馆,下次一定要提前准备,因为当真的亲眼看到却不了解背景知识时会感觉挺可惜的(提前搜一下博物馆的线上讲解平台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不管怎么说,一个人逛是最合适的,因为不用在意同行人看到哪里了。亲眼看了差距居然这么大,本来很喜欢的慕夏看了之后反而觉得不如想象中惊艳(布拉格的慕夏博物馆不推荐去,因为非常小展出作品十分有限),一直无感的高更却反而很喜欢他的那幅《Nativity(Te tamari no atua)》。看完《向日葵》之后并没有感到多震撼,但是第二天非常碰巧地在集市上看到了几幅明显有模仿的向日葵痕迹的作品,一下子看出了高下之分,果然是要有对比吗。
教堂
在欧洲逛教堂是无法避免的。坐在火车上,一眼看过去最高的建筑基本都是教堂。在看到阳光从St. Vitus Cathedral的彩绘玻璃直射进来的时候,以及看到不同教堂内看到极尽奢华的壁画和雕塑时,会有一点理解到这些匠人是怀着怎样虔诚的心情去讲述。但是作为一个信仰之外的人或许连表层的故事也看不懂。很复杂,我非常乐意接受有higher power的存在,但是我还是无法说服自己去相信他们的那套体系。争取在下次旅游前去参加几次查经课再多了解一点,能够看懂故事也是不错的。这张图亲眼看有一种创世的震撼感。
吃到的
虽然接受了国外餐厅随便吃吃就人均10欧以上的价格,但是还是改变了我的外出点餐原则:优先点自己在厨房很难做/不常做的菜。于是出国只自己炒过一次五花肉的本人,吃猪肉的频率直接上升到每天一顿。烤猪排卤猪蹄,还吃到了猪大肠,虽然是很难接受的韩式甜口(皱眉)。以及味道和国内几乎一模一样的牛肉拉面,味道不错的大(小)盘鸡。在阿姆斯特丹倒是全吃的白人速食。
认为自己是一个对吃的没什么要求的人,结果朋友直接指出我要是饿了饭点没吃上饭会很暴躁,只是我自己没发现而已。怪不得之前和把吃饭优先级放很低的旅伴出去玩会矛盾不断。只要恢复了精力条,什么都好说。
旅行的意义
之前都是和一起生活过很久的朋友或者家人去旅游,所以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旅行的首要意义之一是创造和旅伴的共同回忆。但是通过最近的三四次旅行之后,会发现不用太执着于百分之百契合的旅伴,亲身去体会和见证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萨尔茨堡看到阿尔卑斯山,在博物馆看到梵高的《麦田上的群鸦》,以及火车上看到相似的画面的时候,会发出这趟旅行值得了的感叹。(当然要是没有同行人我应该也不会走进coffeeshop)
在装修
- 博客网站支持中英文切换
- 相册网站重新选模版并上线,不过因为捣鼓了一下vercel的数据库,不小心把之前博客的评论都给删掉了…
- TODO:给博客加长毛象嘟文引用的短代码,以及添加评论新表情
看过的
-
《宇宙尽头的温室》小说
今年看完的第一本长篇。最开始去看是因为象友推荐有百合cp可以磕,我就像闻到骨头味道的狗一样飞奔去看(?) 结果从剧情到文笔都非常非常喜欢。整个故事有两条时间相差大概四五十年的时间线,讲述了生活在后粉尘时代的韩国生态学家雅映为了探究植物摩斯巴纳突然肆虐生长的原因,而去采访曾经的森林村居民娜奥米,并揭开了粉尘末世结束的真正原因的故事。不能用百合来简单概括,但是想磕也可以好磕到流泪。看完之后对科幻小说又燃起了兴趣,尤其是女性作家的作品,并且重新读了《黑暗的左手》 -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进》短篇小说集
和《宇宙尽头的温室》同作者的短篇集,同样非常非常喜欢。虽然每一篇篇幅不长,但是后劲很足。除了同名的一篇外,《情感的物质性》《为何朝圣者去而不返》和《共生假设》都很戳。设定新颖,又有悬疑,而且感情虽然含蓄但是无比饱满,每一点都让我对这本短篇集爱不释手。
一点很喜欢片段的摘录
存在善良小孩情结的女儿和错误表达情感的母亲。虽然母女共享女性的人生,但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因此她们之间存在着其他关系所没有的微妙情感。
― 金草叶, 《馆内遗失》
从前的分离不是这样的意义。那时我们至少身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在同一颗星球上,呼吸着相同的空气,但现在我们却身处不同的字宙。数十年间,对我的遭遇感同身受的人们来探望过我,大家安慰我说,至少你们身处同一个宇宙。可是,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进的话,那所谓的身处同一个宇宙的概念又有什么意义呢?无论我们如何宇宙拓荒,如何扩张人类的外延,但如果每次都出现被遗弃的人。
― 金草叶,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重点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就算转移视线也不会消失的、始终待在原地的东西。能够感受到物质性,这本身就成了一个很有魅力的东西。
意义赋予在脉络之中,但有时对一些人而言,需要的并不是有含义的眼泪,而是眼泪本身。
― 金草叶, 《情感的物质性》
-
《黑暗的左手》小说
只要耐住性子读完前三章,了解主线,就能被作者的世界观设定而吸引。而且因为主线非常明确,重要人物也不多,所以比我想象中要容易读很多。 -
《夏日时光》动画版
本人有个能看漫画就不看动画的习惯,所以动画最早出的时候就去补完了动画。旅行途中非常偶然地在米老鼠加上面点开了一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后半部的作画质量明显下降,开始圆伏笔也不如之前看得畅快,男主的俯瞰在动画中越来越不顺眼(?)不过总体质量还是不错的。日鹤已经成为我推,对大胸的强大女人没有任何抵抗力啊啊啊。 -
《三体》剧集
久违的一口气刷完的剧集。小说只在很早的时候看过第一部,只有游戏里面的脱水,人工晶体管,以及后面的纳米线割船有比较深的印象。因为没啥期待,所以不拖泥带水的剧情反而给我比较大的惊喜。不过一些人物的塑造过于强调某一个特点,所以显得有些扁平。 -
《Poor things》电影
对于我这种管不住按快进的手的人,电影就应该去电影院看… 推荐疲惫娇娃聊Poor things的这期播客,有很多值得一听的讨论。比如放到现在的背景,Bella可以看作是一个关于AI的角色,性同意,性工作,与父亲的关系。 -
《The Eras tour》演唱会电影
-
《幕府将军》剧集
也是旅行途中偶然点开的剧集,这还是我第一次看真人的日本古装剧。服化道异常用心,看了幕后之后对剧集更加期待。 -
《Mad Max Furry Road》电影
-
《病嬌大小姐讓擔任教師墮落於快樂之中的故事》 漫画
一个如题非常病娇且脱离现实但是背景是校园的百合漫,还挺带感的,虽然是BE。 -
《大姐头和转校生》 漫画
轻松幽默的百合漫,两位主角之间的感情也不是直女的把戏,很甜很好磕! -
《一个人的受难》连环画
啪的一下就看完的没太大感受的连环画,应该是我的问题(汗) -
《噬亡村》漫画
讲述一位警察被调去疑似有吃人习俗的村庄,一步步揭开村庄秘密的故事。这种和诡异的村落的故事和《野鹿便利店》很像,但是要血腥很多。最新的连载正在揭示村庄的历史,希望不要太俗套。 -
《毛皮裹美心》 漫画
可爱小兔子和一只狐狸做朋友的故事,除了兔子有点可爱到出戏以外,是一部让人露出姨母笑的治愈漫画。 -
《机器人会梦见爱吗》 漫画
机器人和OL的R18的少女漫画,肉和剧情七三开,肉还挺顺眼的。
一点好事
准备发这篇博客的时候,突然在微博上和一位之前的互关恢复联系,好开心啊!!决定之后也在博客里记录下发生的开心的事情。